等下要吃什麼?這個問題,從古至今一直存在。我吃了什麼?這些東西來自何方?作者追蹤三條食物鏈,帶我們實地探訪。
玉米會成為食品加工業的寵兒,有其先天優勢。玉米在行光合作用時,打開嘴巴吸收空氣中的碳原子,同時也會流失水分,由於是4碳植物,同時間能比其他植物吸收更多能量(固碳作用),流失較少水分,因此在工業化生產下成為商人選擇的標的。
玉米可說是全身被用光光,生質燃料,雞塊皮,飲料,酒精,各種養殖業飼料(雞、鴨、牛、豬、魚),能使用巨型機器密集栽種、採收,由於單一栽種達到經濟規模,排擠掉動物原本該吃的食物,由實驗室主導,簡化營養學,安排製程,傲慢的扮演上帝的角色。當然美國政府適時的在農業法案放寬限制,無條件補助,支持大量生產糧食,扮演很重要的推手。
讓我驚訝的,是養一頭牛,一天的總伙食費只要50NT,看的都想養一頭牛了(大型飼育廠+科學化精密計算+便宜的玉米飼料),後來作者真的養了一頭牛,追蹤他的牛最後怎麼成為麥當勞的漢堡。
第二條食物鏈,作者去農場打工住宿,跟著食材走,發現“有機”這塊水很深,政府法令鼓勵大型企業,厭惡在地小農,和自然達成生態平衡反倒成了少數,究竟是紫外光殺菌,集體屠宰,所有的食材視為同樣品質的態度好,還是不那麼效率,與大自然達成循環生物鏈的總成本更加永續,是作者留給我們的功課。
第三條食物鏈,作者參加荒野一家(誤),體驗從頭到尾自己自足,打獵,採集樣樣來。
如果我們能夠掌握一些平凡的事情,我們吃的是什麼?這些東西從哪裡來?這些食物的真實成本是多少?相信會懷抱一顆感恩之心,一切來自於大自然的饋贈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